护理园地

您的位置: 大众版护理园地中医特色护理详细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发布时间:2016-08-19 00:00:00    供稿: admin    
分享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

一、常见证候要点

(一)肝胆蕴热证:胁肋灼痛或刺痛,胁下拒按或痞块。伴畏寒发热,口干口苦,恶心呕吐,身目微黄,大便干结。舌质微红,苔薄白或微黄。

(二)肝胆湿热证:胁肋胀痛,身目发黄。伴发热,纳呆呕恶,小便黄,胁下痞块拒按,便溏或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腻。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

(一)疼痛

1.评估疼痛的部位、诱因、程度、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做好疼痛评分,可应用疼痛自评工具“数字评分法(NRS)”评分,记录具体分值。出现剧烈绞痛、腹膜炎或出现厥脱先兆应立即报告医师,协助处理。

2.卧床休息,取屈膝仰卧位或右侧卧位,缓慢深呼吸。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右侧的肝俞、胆俞,强刺激胆囊穴、侠溪、太冲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腹痛点、脾俞等穴。

5.遵医嘱穴位贴敷,取肝俞、胆俞等穴。

(二)发热

1.观察体温变化及汗出情况,保持皮肤清洁,及时更换汗湿的衣被。

2.高热者宜卧床休息,恶寒时注意保暖,根据需要物理降温。

3.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使用中药漱口液漱口。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大椎、曲池、合谷等穴。

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黄疸

1.观察巩膜、皮肤的色泽、黄染程度、二便颜色及伴随症状。

2.皮肤瘙痒时,告知患者勿搔抓,修剪指甲,用温水清洗,禁用肥皂水擦洗。

3.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肝、胆、脾、胃等穴。

4.遵医嘱予中药保留灌肠。

(四)恶心呕吐

1.观察呕吐物的色、质、量,持续时间、诱发因素及伴随症状。  

2.呕吐时取半卧位,从上至下按摩胃部,以降胃气。

3.可含服姜片,以缓解呕吐。

4.遵医嘱穴位按摩,取中脘、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

5.遵医嘱耳穴贴压,取脾、胃、神门等穴。

6.遵医嘱穴位注射,取足三里等穴。

(五)便秘

1.评估排便次数、排便费力程度,观察大便性状、量。

2.腹部按摩。

3.遵医嘱穴位按摩,取胃俞、脾俞、内关、足三里、天枢、关元等穴。

4.遵医嘱耳穴贴压,取大肠、胃、脾、交感、皮质下、便秘点等穴。

5.遵医嘱中药保留灌肠。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

(一)药物治疗

1.内服中药(详见附录1)。

2.注射给药(详见附录1)。

3.外用中药(详见附录1)。

(二)特色技术

1.穴位按摩(详见附录2)。

2.耳穴贴压(详见附录2)。

3.中药保留灌肠(详见附录2)。

4.穴位注射(详见附录2)。

5.穴位贴敷(详见附录2)。

6.腹部按摩(详见附录2)。

四、健康指导

(一)生活起居

1.避免受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

2.避免终日静坐少动,适度运动,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等。

3.着棉质、透气、柔软衣服,勿搔抓皮肤,禁用碱性淋浴用品。

(二)饮食指导

规律进食,禁烟酒、煎炸等食品,减少高脂肪食品的摄入。

1.肝胆蕴热证:宜食疏肝解郁、清热利胆的食品,如萝卜、丝瓜、绿豆等。

2.肝胆湿热证:宜食清热利胆、化湿通下的食品,如苦瓜、冬瓜、绿豆等。

3.便溏者:宜食山楂、乌梅,少食粗纤维的食品,如芹菜、韭菜等。

4.便秘者:宜食清热、润肠通便的食品,如白萝卜等。

5.食材宜采用煮、蒸、烩的烹饪方法。

6.含钙食品勿与富含草酸、植酸的食品混合烹制、同餐食用。

(三)情志调理

1.指导患者保持心情舒畅,心胸豁达,精神愉快。

2.主动介绍疾病知识,使患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

3.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度,增强治疗信心。

4.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情感支持。

五、护理效果评价

附: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效果评价表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肝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期中医护理方案